近几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旅游部门在旅游发展方面,通过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形成当地旅游新看点,受到游客和业界的一致好评。
文化与旅游景区联合的结晶
水洞沟是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被誉为“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从2005年开始,水洞沟旅游区严格按照国家文物保护规划和自治区旅游发展规划的要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对景区周围农户进行了搬迁、禁牧,并依法对景区的文物进行了系统性、规范性的保护管理。在随后景区经营发展的各个环节中,又坚持将遗产保护工作贯穿始终,确保了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也将这颗文化遗产的明珠呈现到世人面前。2009年,水洞沟景区先后被评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还被国家列为全国文物保护100处重大遗址之一。水洞沟景区的发展,对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2008年以来,该景区旅游接待人数每年翻一番。
自治区旅游局局长李春阳认为,水洞沟景区的实践,是文化旅游结合的一个成果。主要体现在,一是促进了史前文明的科学研究。为深层次挖掘水洞沟的文化内涵,成立了水洞沟遗址研究院、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宁夏工作站,对区域性石器技术传统的成因、远古文化的发掘和变异,以及晚更新世人类在东北亚的迁移,扩散和交流进行深入探索。二是增加游客观看的亮点,激发了游客保护遗产的意识。为对广大游客进行科普教育和宣传,景区投资建成了水洞沟遗址博物院,在传统博物馆参观性功能的基础上,融入了艺术性、文学性和高科技的创新元素,以270度超大型半景画、实景、幻影成像等展示形式,结合世界最先进的声、光、电、可调式地震平台等技术的运用,真实再现3万年前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场景,寓教于乐,使游客很容易对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水洞沟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及水洞沟人的去向等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三是对军事性遗迹研究起到借鉴作用。水洞沟遗存着我国至今保存最完整的长城立体军事防御体系,是我国仅有的集长城、城堡与险峻的大峡谷以及沿峡谷绝壁而凿的藏兵洞共同组成的立体军事防御体系,也是明代边塞重要的军事防御重地。遍布整个峡谷绝壁的藏兵洞,场面宏大,设计绝妙,洞内坑道、机关、暗器、瞭望台、兵器库、水井、将军休息室、议事厅、厨房等设施一应俱全。水洞沟旅游区通过创新性复原,使游客对战争的残酷和明代守军的聪明才智
进行零距离体验和了解,极大满足了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对军事性遗迹研究起到很好的借鉴作用。
打造贺兰山岩画文化旅游品牌
贺兰山岩画旅游区,是历史上活动于贺兰山地区的猎牧民族凿刻在岩石上的一种岩刻艺术,它记录了远古时期贺兰山的自然生态和北方猎牧民族的生产方式及其社会经济形态,是宁夏古老而丰厚的文明渊源,是原始社会的百科全书。作为一种史前时期延续而来的造型艺术载体,有着巨大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是极具特色的重要的历史文化资源。
从2005年起,自治区旅游部门紧紧围绕“逐步树立全国文物保护典型、文化旅游典范”的目标,指导贺兰山岩画景区科学规划、有序建设,有效扩大了贺兰山岩画文化旅游品牌的知名度。2006年,贺兰山岩画被建设部公布为首批中国国家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名录。2008年11月26日,世界第一座大型的综合性岩画专题博物馆——银川世界岩画馆在贺兰山贺兰口正式开馆。
除以艺术馆等形式增加岩画文化与当代艺术的融合外,贺兰山岩画景区还根据专家建议,将景区分划为山体岩画展示区、聚落文化遗址展示区、世界岩画馆知识普及服务区、民俗休闲服务区等,将遗产保护融入景区规划中。同时,景区还联合社会团体
和文化组织,通过举办岩画艺术节,搭建学术交流平台等形式,打造贺兰山岩画文化旅游品牌,推动岩画文化创意产业和岩画艺术品的开发,为旅游业转变增长方式进行积极的实践。
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拓宽农民增收之路
随着国家第二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进一步推进,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把六盘山区列入了全国重点实施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攻坚工程,使六盘山旅游区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旅游扶贫试验区”,站在了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
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按照
自治区旅游发展目标,以旅游开发促扶贫开发战略为依托,通过加快建设六盘山红色旅游、生态文化旅游和文化休闲度假旅游基地以及古长城旅游区,通过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提升扶贫层次成效显著,农民收入逐步增加,贫困人口逐步减少。
凭借回乡文化和红色旅游资源,六盘山旅游区大胆创新文化资源和旅游节庆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达到“以节促旅”、以节促收的目的。据了解,为丰富六盘山旅游节庆活动,六盘山旅游扶贫部门联合社会组织和文化团体,先后成功举办了七届“六盘山山花旅游节”、五届“清凉六盘消夏之旅”主题活动,指导相关县(区)在六盘山山花旅游节期间举办各具特色的旅游节事活动,提高了六盘山精品旅游线路的知名度。
坚持文化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旅游资源开发和相关服务功能配套建设,是六盘山旅游发展的一个有力措施。当地旅游部门通过向国家和自治区争取项目支持,重点开发建设了六盘山、须弥山、火石寨、老龙潭四大旅游景区。今年,六盘山旅游接待人已经突破160万人次。六盘山旅游扶贫试验区核心所在地泾源县2011年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1.6亿元,占全县GDP的20%。泾源县泾河源镇冶家村以“农家乐”为龙头,建立支部+协会+农户的农家乐运营模式,提升旅游服务接待水平,扩大农民增收新渠道。据介绍,今年该村80户农家乐,经营收入拔得头筹一户揽金40多万元,比2010年最高收入20万增长一倍。
了解更多旅游信息,请登陆:泉州西湖假期旅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