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三坊七巷,很多人都会想起“正阳门外琉璃厂,衣锦坊前南后街”这副鼎鼎有名的古联,想起这条古老文化街市昔日的繁华,如今这一历史风貌得以再现。
三坊七巷已被列入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成为福州对外展示闽都文化的窗口和名片。
过去福州人带外地朋友游玩,往往要去登鼓山,现在则要去逛三坊七巷。
投入38亿元保护修复
“戏台建在水池上,池里的水是活水,与西湖相连,水流的地方都能听见戏台上的音响……”
导游的介绍,让外地游客见识了三坊七巷古建筑的匠心独运,也让在戏台上吹奏笛子的高女士倍感自豪。
高女士在福州生活了3年,每周三上午都在水榭戏台演出。“在这演出的感觉特别好,感觉大家都喜欢这里古老的文化。”高女士说。
高女士来福州的3年,正是三坊七巷变化最大的3年。从2007年开始,福州市对三坊七巷进行了史无前例的保护修复工程,投入资金38亿元,完成了105处历史建筑和37处更新建筑项目的建设。
截至目前,已修复并开放了林则徐纪念馆、林觉民冰心故居、严复故居、二梅书屋、水榭戏台、蓝建枢故居、叶氏民居、刘家大院、谢家祠、小黄楼、王麒故居、林聪彝故居、郭柏荫故居等建筑。
目前,三坊七巷文物保护单位已修复85%。明年还要修复欧阳花厅,计划动工修复张经故居、沈葆桢故居。同时完成坊巷路面升级整治工程。据了解,三坊七巷修复工程全部完成还需要一年多的时间。
构筑国内博物馆 最集中的聚落
今年国庆节,设在宫巷林聪彝故居的福州漆艺博物馆等3家博物馆揭牌。林聪彝故居占地3000平方米,是明清时期福州最大的豪宅之一。
福州漆艺博物馆展示了千余件漆器作品及漆画作品。据博物馆馆长胡韬介绍,国庆开馆以来,已接待万余人次。
福州漆艺博物馆是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的组成部分。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今年8月24日正式成立,是国内首座试点并已建成的社区博物馆。它由“一个中心展馆、近40处专题馆(纪念馆、博物馆、故居)和20多处展示点”组成,将传统博物馆的遗产保护、传承、展示和宣传等功能与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现代社区的发展等融为一体。
据了解,三坊七巷管委会计划在文儒坊尤氏民居设福船博物馆、在鄢家花厅设金丝楠木博物馆。今后,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将成为全国博物馆最集中的聚落。
响闽都文化旅游品牌
今年国庆,南后街上演的百人锣鼓《欢庆》,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听冲击力,拉开了古街国庆长假游序幕。随后,安泰河画舫试航、海峡两岸美食文化节、古装穿越摄影走秀+3D地画等活动相继登场,丰富了人们节日文化生活。
节庆民俗文化活动激发了古老街区的文化活力,丰富了市民的文化生活,进一步提升了三坊七巷的知名度。去年,三坊七巷游客量约800万人次。今年仅国庆黄金周期间就接待游客44万人次,全年预计超过800万人次。
超高的人气带来巨大的商机。目前,已有166个商家进驻三坊七巷,商业业态涉及工艺品、福州特色小吃、福州特产、传统手工艺等。
福州的好模板
闽江学院副院长、闽都文化研究专家赵麟斌教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三坊七巷越来越成为外地人看福州的好模板。目前整个保护修复利用思路是对的,其终极目标是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地。
三坊七巷、船政文化、寿山石文化、昙石山文化都是闽都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三坊七巷将成为闽都文化研究的重镇,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和国际影响。
对三坊七巷未来的发展,赵麟斌希望多一些书卷气和历史厚重感,可多开设书院、书店、讲习所、讲坛论坛等与文化密切相关的东西,少一些商业气息。
借助平台向外拓展
据三坊七巷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矗介绍,三坊七巷古建筑、文保单位修复明年将告一段落。三坊七巷要彰显个性,即体验人文、消费文化,把文化做为消费来做。往更高层次发展,今后要做几件事。
林矗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三坊七巷文化遗产特区,拓展两片(三坊七巷、朱紫坊片区)、两山(乌山、于山)、两塔(乌塔、白塔)、一条河(安泰河),历史人文挖掘、空间衔接,正在进行规划。
三坊七巷管委会将借助三坊七巷平台往外拓展,修复福州、福建及外地的古街区,做强做大经济实体,集中财力做好文化事业。
文化旅游方面,三坊七巷管委会将围绕旅游事业,做更多配套,包括游客中心、客栈、酒店、温泉等。目前三坊七巷已有3个客栈:文儒坊9号去年推出,黄巷客栈、宫巷客栈已完成招商,目前还没对外营业。还将引进温泉管线,在省高院旧址建超五星级酒店,明年春节前完工。继续完善光禄坊综合性游客中心,按创5A景区标准建设,明年春节前主体建成。
申报“世遗”方面,争取明年初申遗文本送国家文物局,纳入后备名录。
了解更多旅游信息,请登陆:泉州西湖假期旅行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