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上午,福州市文艺界专家学者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座谈会召开,省市专家学者纷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积极为福州文化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市委常委、副市长、宣传部长、教育工委书记朱华出席座谈会。
座谈会上,智慧在这里碰撞,观点得以升华。多角度、前瞻性论点汇聚一起,共同绘就了福州文化改革发展的前进路线图。本报在此特别摘登他们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建设充满活力的文化人才队伍
卢美松(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推进福州文化事业跨越发展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现有文化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还赶不上文化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尽快形成一个强有力的队伍,这个队伍中不仅要有文化人,还要有文化专家、文化名人。现在闽江学院已经初步成为培养文化人才的一个基地,重要的是,打造一支充满活力的文化人才队伍,政府要做好布局和安排。特别是在文化系统,可以将集中培训、分散培训结合起来,以利于迅速提高文化工作者的专业水准。此外,在文化建设方面还要注意加大对高雅文化的宣传力度,要提高层次,吸收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加入,修复并利用好福州“四大书院”,使闽都文化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
林怡(省委党校教授):福州的文化资源很多,这是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如何将优势转化为胜势,这是当前急需去做的。一方面要集中力量,把有限的资源整合好,重点推动宜居资源、历史资源,通过加大旅游投入、建设将这些资源整合在一起,形成规模效应;其次要注重为人才的引进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完善一个统筹的机制和立法的机制,激发中小企业在福州投资创业的激情,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个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平台;城市的发展要依靠年轻人,要让城市变成人才聚集的高地,在文化创意这块,年轻人是主要的市场,我建议开一个中青年企业家和青年创意人才的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想法,向年轻人学习,城市才有美好的未来。
着力打造具有闽都特色的文化产业
管宁(省社科院教授):福州市这几年在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像三坊七巷的修复保护、旅游品质及游客量都有了极大的提升。今后福州首先要在推动文化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工夫,从过去依靠事业性投入推动文化发展到现在依靠产业性投入来推动,如加大非遗的保护、传承,一定程度上要让非遗产业化。其次,要积极推动文化资源优势向文化产业优势转变,着力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激发文化活力,建立文化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第三,要从过去单纯依靠优惠的政策性扶持到优良的创业环境的转变,来吸引人才、吸引企业。
薛菁(闽江学院教授):福州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如何有效开发,让这些文化资源产业化,是需要各级政府优先考虑的。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已经入选国家非遗名录的项目,着力打造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在现有的四大文化品牌的基础上,建设产业园区,形成产业链,把名人资源、船政文化资源、三坊七巷一直到中国近代史全部串联起来。另外,福州在涉台方面有地理优势,把那些涉台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和利用起来,这是我们的传统优势,是其他城市不具备的,如何尽快对这些可以开发的资源进行产业化,值得思考。
加强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学习
钟兆云(市作协主席):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为人民打造优秀的文学作品,这是文化自觉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弘扬、挖掘传统文化,特别是对福州传统文化的继承弘扬,眼下我们正在准备就“非遗”专题举办一个展览。福州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我市文学创作者要加强对福州传统文化的研究学习,从中选取创作素材。值得一提的是,福州历史上特别是近现代名人辈出,如林则徐、严复等,条件成熟的话,我们考虑搞个《福州名人传记》丛书,弘扬福州历史、福州文化。
方炳桂(民俗专家):福州有着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是文艺作品创作生产独特、宝贵的文化资源财富,有很大的挖掘空间和成为闽都民俗民间文化印象的潜质,我们完全可以在闽剧、评话、十番音乐等方面实现突破,实现跨越式发展,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式打造独树一帜的闽都民间文化品牌。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挖掘、整理出身边的优秀乡俗文化,为福州许多传统节日里的民俗注入新的文明内涵,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和谐交融,让市民从中享受快乐,感受文明。
我们还要大力建设民间文化阵地,努力做好民间文化实物的维护、征集工作。
不断推动先进文化深入人心
汪天亮(闽江学院教授):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先进文化要有创意、时尚感。有人一说到先进性就想到传统经典文化,将先进文化与创意文化分割开来。我们应重新审视经典文化和创意文化的关系,任何传统经典文化在当时所处的时代都是最先进、最时尚、最具创意的,都是走在所处年代最前沿的。任何传统经典文化都是先进文化,当然不是所有创意文化都是经典文化。我们文化工作者要不断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的先进文化,让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让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
刘路远(福建网龙公司总裁):六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现跨越式发展。 “十二五”期间福州要重点培育发展动漫产业等七大文化产业,应对相关产业重点扶持,早布局、早谋划。从历史发展来看,每个变革时期,互联网都有许多新兴产业冒出来,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福州可把移动互联网作为战略方向,加大扶持力度,占领制高点。中国原创动漫产业人才稀缺,外来动漫产品宣扬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有些与我们倡导的先进文化不符,我们应为文化产业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让福州留得住他们。
文艺工作者要深入基层接地气
李式耀(市音协主席):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找到与时代精神的连接点,寻找表现这个时代的落脚点,帮助人们拥抱这个时代、认知这个时代。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一定要深入基层接地气,挖掘素材,提炼生活,才能打造出优秀的文艺作品,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民,用文学的精神来温暖心灵。在打造文艺精品时,应注重突出福州地域特色,文艺精品不仅是文化名片,也是地域名片。当然,文艺精品的打造并非易事,文艺工作者应坚持文学操守、坚持文学良知、坚持文学理想。如果文艺工作者只跟着市场走,肯定远离时代、远离老百姓,不会创作出好作品。
唐希(作家):建设文化大国,要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应注重传统文化的承上启下作用。如何让传统文化时代化、时尚化,将传统文化与当下时尚文化有机结合,这其中有许多文章可做。三坊七巷走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人物。做好福州近现代史文化文章,我们可以结合三坊七巷、仓山小洋楼等,挖掘深层的文化内涵,将民俗和时代结合起来。此外,我们还应继续做好福州文化的寻根工作,找到来时路,更好地找到我们未来前进的正确方向。
了解更多旅游信息,请登陆:泉州西湖假期旅行社 |